一、主要计费方式
-
按面积计费
- 计算公式:供热费用 = 供热面积 × 供热单价
例如:100㎡建筑面积 × 25元/㎡ = 2500元1。 - 面积类型:大多数地区采用建筑面积,部分区域可能按套内面积计算17。
- 单价规则:政府根据成本定价,如北京居民集中供暖单价为24-30元/㎡(采暖季)3。
- 计算公式:供热费用 = 供热面积 × 供热单价
-
按热量计费(两部制)
- 公式结构:费用 = 基本热费(固定成本) + 计量热费(实际用量)
举例:80㎡建筑按30%基本热费比例计算,12吉焦热量消耗总费用为880元1。 - 基础价标准:如北京热力集团直供居民用户基础价为12元/㎡,燃气锅炉用户为18元/㎡3。
- 计量单价:实际用热按0.16元/千瓦时(居民)或0.33-0.36元/千瓦时(非居民)计费3。
- 公式结构:费用 = 基本热费(固定成本) + 计量热费(实际用量)
二、计算核心要点
-
明确面积计算标准
- 需核查地方文件确认建筑面积或套内面积适用性,部分特殊建筑(如单层超4米)需额外加收费用13。例如北京规定层高每超1米加收12.5%费用,最高可翻倍3。
-
关注动态价格调整
- 供热单价受能源价格(如天然气阶梯价)、政策补贴影响,例如北京2025年自采暖用户执行三阶梯气价(2.61-4.23元/m³)35。
-
计量设备合规性
- 热量表需定期校验维护,异常数据需及时报修,避免因计量误差导致费用偏差16。
-
特殊场景处理
- 非居民建筑(如商业)普遍单价高于居民,如北京城六区非居民供热单价达45元/㎡3。
- 退费机制:北京明确5类家庭可申请退费(如室温不达标、设备故障等)3。
三、其他计费模式补充
- 分时段计费:部分区域设置峰谷单价,通过调节用热时段降低成本8。
- 混合计费:结合面积基础费与热量浮动费实现费用平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