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碳纤维电地暖市场“百花齐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7  浏览次数:241

地暖行业在中国虽不足20年的发展历程,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所有地暖形式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应用案例,一些在国外尚不成熟的地暖系统引进中国后得到了完善和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新兴的采暖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居家生活。现在,全国很多省都在推广和应用电地暖系统。以北京为例,该市2006年专门出台了《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鼓励居民采用包括电在内的清洁能源作为采暖系统的热源。

与水暖、电锅炉等相比,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最大的特点体现在——“节能”,这也是电地暖被广泛推广的重要支点。
    统计显示,到2020年,我国浪费的谷期电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直接损失达8000亿元~1万亿元。从另一个角度说,那些没有被利用的谷期电也被称为“垃圾电”。电地暖集中控制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谷期电供电取暖。形象的说法是,吃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奶。
    这种繁荣局面,除了国内地暖行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以及地暖本身具有“舒适、节能”等特点,更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大量新建住宅的需求,给地暖这一新的供暖形式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发展电热集中供暖大有可为,需应时而动目前,火电装机容量为6000万千瓦,低谷电能为1800万千瓦时,每个采暖期可利用的低谷电能为216亿千瓦时,若利用电地暖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将这部分清洁能源用于建筑物冬季供暖,可满足3.6亿平方米建筑物冬季供暖需求,年可节约采暖用煤1000万吨、采暖用水720万吨,可使电网电力使用效力提高9%。
    地暖因其明显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目前在中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新建住宅中的应用率日渐提高。在上述地区的不少城市,地暖在新建住宅中的应用率已达到80%。在部分地区,地暖已不再是新型取暖方式,而是建设单位首选的采暖方式。
    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地暖已由大中城市推广到地级和县级城市。上述城市中,在集中供热管网不能覆盖的地方,电地暖是一种有效的供暖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所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越来越多的国外移民定居中国,中国采暖区域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这推动电地暖在上海、无锡、南京、合肥、九江、遵义、贵阳等低纬度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供热采暖网地暖作为目前公认最舒适的采暖系统已经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地暖系统其中一种类型的碳纤维地暖也随之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那么碳纤维地暖好不好呢?碳纤维地暖的优缺点是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碳纤维地暖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别错过哦。
    碳纤维地暖工作原理
    碳纤维地暖工作原理是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8%以上。
    碳纤维地暖优点
    1、舒适自然:地面采暖热源,对人体末端的脚有良好的采暖,保健作用,而且碳纤地暖的远红外保健作用对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使人体感觉非常自然舒适。
    2、升温迅速:碳纤维导热性能良好,因此碳纤维地暖升温较快。
    3、安装维护费用低,用寿命长:碳纤维地暖的铺设费用较低,100平米的房子,一般铺设价格不过万元,平时无需维护,且产品寿命与建筑寿命相当。
    4、环保:电力是国际公认的环保能源,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粉尘,气体,无需人员照看。
    5、不占用空间:采暖系统地面铺设不占用室内空间,降低装修费用,室内家具安排方便。
    碳纤维地暖缺点
    1、需频繁更换温控器:由于分室温控器使用频繁,每三至五年需更换一次温控器,价格为100-500元不等。
    2、有辐射:碳纤维地暖运行时会产生一定辐射,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尤其是孕妇和小孩。
    3、使用费用高:电地暖的能量来源完全依靠电能,耗费量大,尤其对于大面积住宅的用户来说,使用电地暖费用较高,一般适用于小户型的住宅。
    以上就是碳纤维地暖的优缺点介绍了,总体来说,碳纤维地暖升温较快,散热均匀舒适,对于小户型来说前期铺设费用不高,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市场。不过碳纤维地暖有辐射,后期运行完全依靠电能,耗电量较高,不适宜大面积住宅的安装使用。如果您的住宅超过100平米,安装水地暖会更划算。
    电采暖是北欧等寒冷国家普遍采用的采暖方式,具有可靠、方便、经济、环保的优点,它能给现代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舒适采暖,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高品质采暖。作为电地暖的创新升级之作,碳纤维地暖在集电采暖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基础上,特别研制的“碳纤维”还能发出有益于人体的远红外辐射,有着出色的保健作用。一经上市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来源网络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